近日,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火了,因为该校区多个出入口均设置了门禁,限制外来人员进入。对于这项规定,其实校方的意图也很明显,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校内环境,是一种对学生的保障。但是,很多校外人员却不乐意了,纷纷反对南京大学的这项措施。其实类似这样的门禁事件,南大不是第一个,2018年6月,北京邮电大学也曾在田径场上设置“门禁”。所以,究竟高校的大门应不应该对公众敞开呢?今天笔者就来跟大家说道说道。
有间大学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《对不起,大学校园其实是大爷大妈的天下》,文章中提到,很多校外的大爷大妈们喜欢到大学校园内晨练、跳广场舞、去食堂吃饭,对学校的学生正常的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。对很多人来说,大学校园的草坪、广场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场所,尤其很多大学校园风景这边独好。浙大校园曾经就发生过这样的奇葩事,有市民带着一大家子人趁着周末竟然在浙大的草坪上吃起了火锅,最后不得已,保安前来劝阻才罢休。
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,很多素质欠佳的外来人员,在随意进入大学校园活动的时候,其实是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、校园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的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很多高校才不得不选择门禁。
但是,很多人又会说了,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的一种公共资源,从理论上来讲对市民开放是理所当然的。包括你像西方的很多大学,别提门禁了,人家根本连所谓围墙啥的都没有,完全和整个环境、社区融为一体,几乎可以说是“百分之百的开放”。另外,大学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倡导开放包容的地方。如果实行门禁自我封闭于社会的话,这样的象牙塔倒不见得一定是件好事,也很难符合外界对于大学的期待,负面舆论自然会兴起。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,高校实行门禁的做法的确有失妥当。
所以,发现了吗?左手是学生的权利、教学的秩序、校园环境的保护,右手是社会要求公共资源的开放,手心手背都是肉,夹在中间的高校,真的很难办。这个问题,在笔者看来,虽然眼下暂时没有什么可以“药到病除立竿见影”的解决办法,但也绝不是什么无法调和的矛盾。人民网曾经进行过关于“大学校园该不该对外开放”的调查,结果显示,15%的人支持大学校园开放,还有55%的人相对中立,认为可以采取限流的方式。学校实行限流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,笔者也想呼吁那些校外人员们:既然你认为大学校园属于公共资源,理应对公众开放,那么也请你在享受公共资源的同时学会遵守公共场合的规则,多讲点文明,多讲点素质,少一点混乱,少一点无序。